在以下兩種情況下,可縮短手柄長度。
(1)當道岔轉換阻力不大時,人力可以扳動
(2)當道岔處在定,反位時,為減小手柄豎直高度
無論手柄伸或縮其長度,操作方法是,先后提起手柄套管上的兩個彈簧銷并旋轉90度,讓套管與手柄桿脫離連接作用,即可進行長短調整。然后再旋轉90度,使彈簧銷插入手柄桿的孔中,恢復連接作用。
8.為減小手柄扳道時的行程,便于人力操作,手柄把為彎形。因此從一端扳至另一端后,按伸縮手柄長度操作方法,需將其旋轉180度,為下次扳動提供便利。
9.該扳道器的結構原理是:通過直角拐能夠旋轉一定角度,使直角拐的一臂可用手柄撥動,另一臂組合上具有一定張力的彈簧。在彈簧張力作用下,根據直角拐不會停滯在中間位的原理,在具有彈簧張力的一臂上掛上拉桿,形成直角拐在旋轉角度的兩端均具有一定的牽引力,提供給道岔轉換動力。
快捷式扳道器技術實現要素:
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,解決以往使用的重錘式扳道器,需要人彎腰手動扳動,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且操作不便,速度慢的問題,設計了一種快捷式扳道器裝置。
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:
快捷式道器裝置,主要由踏板Ⅰ、踏板Ⅱ、托輥、底座、固定孔、驅動桿、驅動桿孔、左支架、右支架和聯動桿組成,其所述的底座為“凹”字型,“凹”字型底座四個角分別設置一個固定孔,固定孔為方型,底座上面連接左支架和右支架,左支架和右支架均為梯形,左支架和右支架對稱設置,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端分別設置凹槽,左支架和右支架上端設置的凹槽內分別連接托輥兩端的軸頭,托輥右上部對稱設置踏板Ⅰ和踏板Ⅱ,踏板Ⅰ和踏板Ⅱ均為長方形,踏板Ⅰ和踏板Ⅱ均設置成與地面成二十五至三十五度角,托輥中下部設置驅動桿,驅動桿也為長方形,長方形下部設置驅動桿孔,驅動桿孔為圓孔,長方形的驅動桿的中心線與踏板Ⅰ和踏板Ⅱ的中心線平行,驅動桿孔內通過銷軸連接聯動桿一端,聯動桿另一端連接道岔活動部分。
扳道器的種類比較多,可根據自身使用環境與條件來選擇你需要的扳道器,多種多樣的扳道器供你選擇,今天介紹的是一種手搖式扳道器,其中,包括絲桿、螺母、傳動裝置和手搖臂,其中:所述絲桿的端與所述手搖臂固定連接,所述絲桿的第二端與軌道固定連接;所述螺母套設在所述絲桿上,并與所述絲桿螺旋配合,所述傳動裝置與所述螺母固定連接;